华夏农器,镌刻农耕文明不朽华章
耒耜
用途:翻土整地农具,用于开垦土地、挖掘沟渠等。
原理:耒是木柄,耜是铲状刃,人力握持耒柄,用耜刃插入土中,通过脚踏等方式使耜入土更深,然后翻起土壤。
影响:标志着农业从刀耕火种向耜耕农业转变,提高了土地开垦效率,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。
犁
用途:
主要用于翻耕土地,使土壤疏松,利于作物生长。
原理:
以牛等畜力牵引,通过犁铧切入土壤,犁壁将土翻起、破碎并翻转。
耱
用途:用于平整土地、碾碎土块和保墒。
原理:用畜力牵引,人站在耱上,通过耱的重量和拖行,使土壤表面平整,将土块进一步碾碎。
影响:使土地更适合播种,有效减少土壤水分散失,对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至关重要。
筒车
用途:也是灌溉工具,借助水力自动提水灌溉。
原理:在水轮转动过程中,当竹筒处于水流下方时,会自动灌满水。随着水轮的继续转动,竹筒被提升到高处,当竹筒到达最高点后开始向下翻转,由于重力作用,筒内的水会被倾倒出来,通过水槽等装置引流到需要灌溉的农田中。如此循环往复,筒车就可以不停地将水从低处提升到高处,实现持续的灌溉功能。
影响:筒车的发明和应用,有效利用了自然水流的力量,节省了人力和畜力,提高了灌溉效率。
耧车
用途:播种工具,可同时完成开沟、播种、覆土等。
构造:耧车主要由耧架、耧斗、耧腿、耧铧等部分构成。耧架是支撑整体的框架结构,一般用木材制成;耧斗呈漏斗状,用于盛放种子;耧铧是耧车的破土部件,形状类似犁铧,位于耧腿下方。
原理:人站在耧车上,通过耧车的重量和拖行,使种子从耧斗进入耧铧处。
影响:提高了播种质量和效率,使播种更加均匀,节省种子,利于作物生长和产量提高。
石磨
用途:将谷物等磨成粉、浆等,用于加工粮食。
原理:石磨通常靠人力或畜力驱动。人力推动时,人握住上磨盘的木柄绕磨轴转动上磨盘;畜力驱动则是通过牲畜拉动与上磨盘相连的横杆,带动磨盘旋转。粮食从磨眼进入两磨盘之间,在磨齿的挤压、研磨和剪切作用下,被逐渐磨碎成粉或浆,从磨盘边缘流出。
材质:一般选用质地坚硬、耐磨的砂岩、花岗岩等石材制作,以保证磨盘的强度和使用寿命。
影响:丰富了食物种类,提高了粮食利用率,促进了粮食加工产业发展。
扇车
用途:清选粮食。
影响:提高了粮食质量,便于储存和加工。
谷物从上方倒入,在气流作用下,轻的杂质瘪粒被吹出,饱满谷粒落下。
耙
用途:碎土、平地和灭茬,使土壤细碎平整。
原理:以畜力牵引,耙齿破碎土块、平整地面。
影响:改善土壤结构,提高播种质量,减少水分蒸发,对北方旱地农业保墒增产作用显著。